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健康生活之水汙染與淨化

台灣現階段的水資源貧乏, 污染嚴重.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物質嗎 ?
水中有三大污染物:
一、有機物: 清潔劑、肥料、農藥、除草劑、氯化物等.
二、無機物: 重金屬離子.
三、懸浮物質及原生物: 泥沙、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、藻類...

這三大污染物對人體的影響:
一、有機物: 致癌 (三鹵甲烷)、胎兒畸形(除草劑).
二、無機物: 痛痛病(汞中毒)、烏腳病(砷中毒)、鎘米...
三、懸浮物質及原生物: 痢疾、霍亂、腹痛等腸胃疾病、傳染病...

而從自來水廠到家裡的自來水:
1.
有機物: 無法去除, 而且又加氯以殺菌.
2.
無機物: 可去除, 但輸送管線會再污染.
3.
懸浮物質及原生物: 可去除, 但輸送管線會再污染.


民眾僅能由自來水的外觀、氣味、和嘗味來判斷自來水水質,一般正常的自來 水的外觀應是澄清無色、聞起來沒有氣味、喝起來也 沒有異味。
在家都還沒經過 一些過濾裝置如濾水器的自來水, 依老祖先的舊方式 "煮水"來看看可以去除那些壞東東的物質!

煮水:
1. 去除水中三鹵甲烷
三鹵甲烷的蒸發點比水低,所以任何加溫動作,它就會比水(蒸氣)先出來。當自來水加熱時,「三鹵甲烷」就會揮發到空氣中,可能會吸入肺部,遠比喝下「三鹵甲烷」還多, 所以自來水應在煮沸後,開蓋再煮3到5分鐘,以利揮發掉三鹵甲烷, 而且煮水時不要在旁吸蒸氣,應打開抽油煙機,以免吸入三鹵甲烷. 
2. 殺菌
煮沸只是殺菌的一種方式,不是過濾的方式.其實水煮開並不代表已經殺菌完全,這是一個居家飲水常見的迷思,因為水中有些細菌、病毒耐溫性較高,因此需持續沸騰10~15分鐘才能真正有效殺菌。
居家飲水常見的汙染來源為「生物膜」,黃稠黏膩的「生物膜」發生於居家水塔、水管、甚至是水龍頭的管壁,上面堆積著各種微生物、病原體。在台北市與高雄市隨機採樣的25個地點中,就有24個地點驗出大腸桿菌群,檢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。當「生物膜」脫落,這些菌群就順著水流出水龍頭,流進居家的鍋碗瓢盆裡。

這些含有菌群的水,如果只是煮開卻沒有殺菌完全,就拿來喝,很容易就讓腸胃出現問題。家中普遍以「煮沸法」進行殺菌,但高溫其實無法去除水中顆粒雜質、懸浮物、有機化合物……等有害健康的物質,再加上水一煮開就熄火,有些細菌病毒其實還沒有死亡,對於健康具有潛在危險。建議消費者居家飲用水應先過濾再煮沸殺菌,或是選擇過濾及殺菌一次搞定的UV紫外線殺菌淨水器,才能喝到乾淨衛生的水。
水管中的殺手!

所以煮沸水可以
能使細菌及病毒失去活性
可去除水中的寄生蟲
但對有機化合物無效
無法減少水中的微粒雜質

下篇介紹 -淨水器的優劣

2 則留言: